不久前印發的《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》,全面布局數字中國建設整體框架,同時也對數字治理提出明確要求。隨著數字技術創新和迭代速度明顯加快,在提高社會生產力、優化資源配置的同時,迫切需要對數字化發展進行治理,構建優質的數字環境。
當前,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、新業態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、政治、文化、社會、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,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。但是也要看到,數字技術發展對于傳統監管體系提出了一定的挑戰。一些傳統的監管手段,在面對數字技術帶來的新產業、新業態時,既缺乏有效的監管技術,也缺乏足夠的法律依據。面對這些問題,如何更好地加強數字治理,應對挑戰,已成為人們高度關注和亟待解決的課題。
一直以來,黨中央高度重視數字治理,瞄準國際一流水平不斷探索創新?!峨娮由虅辗ā贰稊祿踩ā贰蛾P于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》等法律法規文件相繼發布實施,數字經濟的“游戲規則”逐步規范,數字監管日趨完善,數據要素交易制度基本建立,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逐步有機融合。2022年,我國先后出臺《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》《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》,向聯合國《特定常規武器公約》締約國大會提交了《關于加強人工智能倫理治理的立場文件》,進一步表明了加強人工智能全球治理,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立場。
未來,應繼續深刻認識數字治理在推動數字中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,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,充分運用數字領域的新技術,適當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做法,逐步構建起符合我國國情的數字治理模式,不斷提升數字治理現代化水平。
第一,樹理念,構建起有效的數字倫理治理框架。對于數字治理的核心價值理念,要有一個清晰的表述。構建覆蓋全面、導向明確、規范有序、協調一致的數字治理倫理體系成為當務之急。要加強源頭治理,注重預防,將倫理要求貫穿數字技術研究、人工智能開發等科技活動全過程,在保持自身特色和獨立性的基礎上,促進數字活動與倫理治理協調發展、良性互動,實現真正負責任的創新實踐。特別是對于老百姓普遍關心的隱私保護、數據產權等諸多問題,還需進行深入研究,再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下來。
第二,破難題,創新突破數字領域的監管技術。近年來,數字技術已經融入經濟、社會、文化、生態各個領域,對各領域的傳統監管手段都帶來沖擊,數字監管技術的突破越來越凸顯出其重要性。以歐洲對人工智能的監管為例,歐洲的做法是根據不同人工智能系統的風險高低,施加不同的監管措施。對于數據信息、用戶信息等高風險點,采取了嚴厲嚴格的監管方式。下一階段,應系統梳理各領域數字技術的影響深度,查找傳統監管手段難以達到的難點與盲點,形成問題清單,有針對性地推動監管技術突破。
第三,優服務,加快打造一流數字營商環境。深化數字治理通常會賦能營商環境。數字營商環境提升,反過來也反映著數字治理的積極成果。我國人口多、數據資源規模大、數據應用領域廣,具有一定的優勢。下一階段,應在深化數字治理的同時,加強治理成果應用,深度挖掘自身數據資源優勢,運用數字化、智慧化前沿技術,全面改造提升傳統營商環境,創造適應數字技術、數字經濟發展需要的新型政策環境。
第四,重合作,積極參與數字治理領域的國際秩序構建。一個安全繁榮穩定的數字空間,事關人類共同福祉,對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都具有重要意義。對于我國而言,要堅持安全與發展并重、鼓勵與規范并舉,在自身數字治理取得成效的基礎上,積極參與國際數字治理合作,在數字領域的國際競爭中努力取得優勢地位,維護國家主權與安全。要促進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和數據安全國際合作,共同遏制信息技術濫用,進一步增強戰略互信,及時共享網絡威脅信息,有效協調處置重大網絡安全事件,共同營造利于發展的國際環境,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。